近日,西财天府社区治理学院“社会工作(社区工作方向)英才班”在正式启动后,针对学员们开展各种系列课程培训。从社区探索和理论学习到角色扮演、情景模拟、案例解析和技能竞赛等多种互动方式培训,同时为学员提供深度的沉浸式学习体验。
本次课程,有幸邀请到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心理学硕士、社会工作师、成都社工协会理事方江琴老师,为学员们带来两大专题讲座:心理健康与支持、在社区有效沟通与协调。方江琴老师作为成都市专业社会工作优秀人才,现任成都市仁怀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社工督导,同时也是成都市社会工作者协会兼职督导、成都未成年人保护联合会顾问、成都市心理援助热线咨询师、新津区心理健康中心咨询师。在灾后救援、心理服务、青少年及军休等领域,积累大量社会工作服务经验。
首先,方江琴老师以宏观视角出发,指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心理健康理念是我国战略发展必不可少的组成要件,同时通过分析在相应的社会文化影响下,心理健康服务在微观的社区基层互动中的重要性与迫切性。她以实务案例武侯区玉林街道《阳光玉林-玉林街道社会心理服务建设项目》为切入点,指出针对社区特殊人群如何通过特定服务流程,对服务对象进行认知调节、情绪疏导、行为干预、危机介入、信息咨询、政策救助以及慈善帮扶。

其次,方江琴老师将社区重点关注人群主要划分为以下四类群体:老年人、儿童、残疾人、特殊困难人群,让学员理解社区不同类型居民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并学习如何运用初步的心理支持技巧。
最后,方江琴老师结合自己的实务经历与经验,告诉学员们要在实践中不断构建和强化个人支持网络,进行识别、获取与整合资源,这是推动服务顺利开展的重要支持力量。
学员反馈:
学员一:通过这节课了解了多各案例,认识到了社工服务于人的前提是以人为本。比如在与服务对象进行沟通时,需要在平等对话的基础上通过一系列沟通技巧与案主建立良好的服务关系,为后续解决案主问题,满足案主需求打下基础。
学员二:通过方老师的案例讲解,体会到了社区治理服务我们要学会倾听,要换位思考问题,要对服务对象表示尊重。同时,作为社区服务人员,要理清问题背后的逻辑,以人为本,抓住服务对象的需求,从而运用专业知识与技巧来解决问题。
方江琴老师从一名社区居民的视角出发,指出了社区是存在着“千姿百态”的矛盾,此时完善的调解机制与有效沟通的技巧格外关键,社会工作者的介入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方江琴老师通过组织学员分组开展模拟社区调解情境,帮助学员学习与掌握倾听、同理心、共情、非暴力沟通等实务技巧,实现与服务对象的深层与有效沟通。

学员反馈:
学员一:我们要学会倾听和有效沟通。老师让我们分组运用倾听技巧,我发现在倾听时候,不要打断服务对象的倾诉,这是一种尊重。我觉得老师的上课方式很新颖,特别吸引我们的注意力。
学员二:通过游戏与他人运用倾听这一技巧进行互动,首先我觉得进一步拉近了同学间的距离。其次,通过角色的转换,以不同视角进行了体验。在与服务对象沟通时要学会理解,理解服务对象所处环境,因为家庭环境、社会环境等都会对案主构成影响。
学员三:我们先分享了上节课的收获,老师再进行补充拓展,然后开展了“同心圆”的互动,体会到了身为倾听者和倾诉者两者的区别与联系。
社会工作(社区治理方向)“英才班”心理健康管理课程不仅提升了学员们的理解与沟通能力,更让他们感受到了社会工作是一份责任,是需要用心、用智、用情的工作岗位。西财天府社区治理学院将继续致力于培养具有高度专业素养和社会责任感的社区治理人才,为社区治理的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