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概况 >> 学院简介
学院简介
发布时间:2024-09-06    阅读:

西财天府社区治理学院是在成都市成华区政府的指导下,由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与四川创新社会发展与管理研究院联合创建的产教融合型二级学院,拥有一支以博士研究生、高级技术职称和“蓉城英才”为骨干、在社区治理学科研究领域处于领先地位的教学科研队伍。学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秉持“五社一体”理念,即集社区教育、培训、科研、服务和产业于一体,形成全方位的社区治理生态系统。坚持“联合办学、联合育人、联合科研、联合发展”理念,建有社区教育与治理创新研究院(智库)、智能社区与大健康实验室、社区治理算法应用AI实验室、成华区-西财天府社区治理学院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综合基地协同创新研发平台等教学和科研机构。学院着力于创新“政产学研用投”融合发展模式,以智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为特色,打造西部高技能人才培育总部“社区教育培训园区(基地)”,和全国社区现代化产业“高精特新”创新型人才教育培训的资源策源地。


初心·使命

培养具备扎实专业素养与专业实践能力的高水平社区治理人才,扎根社区探索智能社会“中国之治”,致力于成为国家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探索者和践行者。



办学底蕴

学院两家主办单位长期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创新,为打造全国首家聚焦基层应用型的社区治理学院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学术根基

承继学统:植根于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的学术土壤,传承学校教育传统与卓越声誉。学院恪守“崇文尚武、敏思践行”的校训,坚定贯彻全人教育理念,致力于培养具备国际视野、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的社区治理专业人才。

融合创新:秉持学校“以学生职业发展为目标,综合能力提升为主线,知识学习为载体”的人才培养宗旨,融合“五社一体”发展模式,利用社区教育与治理创新研究院等优质资源,创新培养模式。

办学历程

一、萌芽与实践探索:2012年-2016年

2012年:参与民政部《新时期发挥民政在社会建设中的骨干作用研究》重点课题研究。承担成都市成华区“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

2013年-2014年:承担大联动·微治理创新模式研究,参与起草“1+22”项综合及配套文件。

2015年:承担龙潭·家空间社区治理信息化系统设计和特色应用场景打造。

2016年:承担成华区和民政部社区治理信息化重点科研课题,筹办“互联网+社会治理”联合实验室。

二、理论探索与总结:2017年-2022年

2017年 :承担民政部《社区公共服务大数据工程体系与互联网背景下政社互动机制研究》社区大数据应用重点科研项目课题,参与民政部政策理论研究中心“社区微自治”体系研究。

2018年:推进社区大数据科研成果转化应用,总结编辑出版《中国老旧社区现代化建设理论与实践研究》(专著)。

2019年:参与成华区申报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综合基地理论与创新课题研究。总结编辑出版《新时代“新街坊·家空间”智慧社区理论与实践研究》(专著)。

2020年:参与“邻里指尖”社区疫情防控系统研发并在洪雅、珙县等地推广。作为第五届中国社区治理论坛的唯一协办科研机构,负责编制发布《成都市成华区新型智慧社区建设指引1.0》

2021年:负责总结“大联动·”微治理和“守望新鸿”新型智慧社区治理创新,形成科研成果12项。荣获“全国创新社会治理典型案例奖”“全国政法智能化建设典型案例奖”。

2022年:参与成华区与成都电视台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综合基地“云社区+智媒体”、新时代文明实践“一街百站千景万家”宣传与服务课题研究。

三、应用提升与育人体系建设:2023年——

2023年12月:承担社区治理AI算法应用实验室、智能社区与大健康服务实验室建设工作,总结编辑出版《“新时代文明实践”视角下国家智能社会治理综合实验的成都探索与研究》(专著)。

2024年 3月:承接成华区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综合基地“社区治理学院”项目,负责社区教育、社区培训、社区科研、社区服务、社区产业“五社一体”融合发展理论与实践创新研究,着力提升服务地方高质量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2024年4月:在成都市成华区人民政府指导和支持下,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与四川创新社会发展与管理研究院联合创办西财天府社区治理学院,夯实人才培养的理论与实践基础。

2024年8月:成都市广播电视台(成都广播电影集团)、天府通金融支付股份有限公司、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四川创新社会发展与管理研究院联合启动智能社会治理融合项目暨“学习强国”主题街区共建及“双百计划”。

2024年8月:成都市成华区人民政府与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签订战略协议,共同打造西财天府社区治理学院,探索中等职业、高等教育和继续教育有机衔接、梯次发展的育人体系。

2024年8月:西财天府社区治理学院与成华区龙潭街道办事处等联合启动区域化党建、“双百计划”和社会事业人才联合培养工作。



学院特色

教学科研创新平台:跨域融合,共创未来】

跨界融合:构建教学、科研、实践三位一体的创新生态系统,整合校内外资源,促进多元人才协同创新。

资源共享:汇集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及高校资源,搭建跨领域合作平台,深化理论与实践融合。

知识循环:倡导知识与经验的双向流动,通过多方位协作,实现教育、研究与社区实践的无缝对接。

高水平师资团队:学术精深,实战丰富

双轨并进:汇聚学界权威与业界精英,确保教育内容既深刻又实用。

科研先锋:研发团队聚焦社区治理前沿,运用先进科技,驱动社区治理现代化

科研与技术开发:创新驱动·实践导向

焦点研究:集中探索社区治理关键议题,如智能化管理、居民参与等,推动社区治理和服务优化。

科技赋能: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创新社区治理模式,提升服务质量与效率。

成果落地:推动科研成果向社区治理实践转化,实现社区治理现代化的技术支撑和社会服务价值。



发展模式



五社一体:社区教育、社区培训、社区科研、社区服务、社区产业

(一)举办“社区治理学院”,推动构建高水平社治人才培养体系。秉持“联合办学、联合育人、联合科研、联合发展”原则,由成都市成华区人民政府指导,由落户西部高技能人才培育总部的专业化教学和科研机构承办,整合成华区智能社会治理实验基地资源,推动社区科研、教育、培训、服务和产业“五社一体”融合。成华区提供平台和阵地资源支持,共建产教融合平台、实习实训实践基地,探索大学生社区实训、就业创业一体化模式,为社区治理注入新活力。

(二)实施“社区双百计划”,推动创新社区职业和终身学习体系。深入贯彻中办、国办关于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的意见等精神,与成华区等有关单位联合实施“社区双百计划”。依托各类社区设施,建立至少100个社区培训实训基地;聘请至少100名社区工作导师。创新高校教师、受训学员、在校大学生到社区挂职顶岗实训机制,构建社区工作者能力水平与职业技能等级等的双向比照认定机制。

(三)共建社区AI算法与大健康实验室,推动“AI+社区”成果转化应用。抢抓“人工智能+”“社区数据要素×社区”机遇,成华区支持打造社区治理AI算法与智能社区实验室,联合设立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项目,着力研究标准规范。依托“智慧蓉城”构建微循环机制与微服务生态,汇聚科研成果,打造转化应用示范区。共同申办研究基地与论坛,发布成果应用白皮书,推进“AI+社区”成果转化应用。

(四)探索“新时代文明实践+社区”,推动社会事业民生服务提质增效。立足“服务小、关爱老,让中青年发展好”,聚焦文教卫、社会体制、群团等领域进行改革试点,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民生服务示范区。围绕平安、服务、健康、友好、幸福等实验主题,构建“AI+”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创新“学习+”社区和市民终生学习教育积分应用体系建设。实施“社区生活品质提升”“健康强国·社区健康”等行动计划,打造特色街区、康养社区、健康体育街区、东林-西林社区文化与养老等综合体服务项目。

(五)共建区-街-社一体化产业平台,推动培育现代化社区产业生态。围绕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目标,校地合作设立智能社会治理和社区产业孵化实验区,立足区(市)县社会事业高质量发展服务“资源聚合平台”及街道(乡镇)社区现代化产业培育发展“系统融合平台”,推动区-街-社一体化产业体系建设。探索“AI+”社区治理研发应用,促进社区产业聚合与“建圈强链”。挖掘社区资源,打造“智慧蓉城·智能成华”品牌,促进社区产业高质量发展。



未来发展

西财天府社区治理学院,以五社一体布局为核心,构建全方位社区治理生态系统,致力于成为未来社区治理的创新引擎,通过科技赋能,教育培养,服务民生,培训实训,产业孵化,推动社区治理现代化,为构建智慧、和谐、可持续的社区生态贡献力量,服务国家战略与社会需求,引领社区治理的未来。

科技引领:打造全国首个以AI、大数据为驱动的“社区治理学院”,引领社区治理现代化,成为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社区治理教育与研究中心。

五社一体:构建全方位社区治理生态系统,深度融合科研创新、人才培养、社区服务、技能培训与产业孵化,构建全方位社区治理生态系统,推动社区治理科学化、智能化发展。

服务需求:积极响应国家战略与社会需求,培养具备国际视野、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的社区治理人才,促进社会和谐与可持续发展。

全球影响力:拓展国际合作与交流,输出中国智慧,提升学院在全球社区治理领域的影响力与竞争力。

绵阳校区:四川省绵阳市科创园区园兴西街2号  /  成都校区:成都市成华区龙潭工业机器人产业功能区 / 德阳校区:四川省德阳罗江区大学北路99号
版权所有: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 © 2002-2024

川公网安备 51079002110064号
蜀ICP备060163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