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19日-21日,洁柔·公益“洁”力棒——高级社会工作与社会创新研习共创计划(第二期)成都站成功举办。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社区治理学院充分发挥在地资源优势与专业支撑能力,积极推动高级社会工作人才的跨域交流与协同创新。来自全国各地的社会工作、公益慈善以及社区治理等相关领域的60余名优秀人才齐聚成都,共同参与本次共创计划。

1.汇聚专业优势,搭建高质量共创平台
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副校长、社区治理学院院长苟兴才代表学院致欢迎辞,介绍了社区治理学院的创办初衷,以及学院在人工智能+社区治理、社区与家庭服务专业集群、社区教育服务平台、社区智慧法治建设、省级重点研究基地建设等方面取得的突破性进展和核心成果。他希望通过本次与深圳经济特区社会工作院等优秀机构的合作,进一步推动社区治理理论与一线实务的深度融合,助力社区治理创新与社会工作人才梯队建设。

深圳经济特区社会工作院院长余令对社区治理学院的社工人才培育体系与创新实践给予高度评价,介绍了高级社工师研习计划的目标和愿景,并表示将与社区治理学院携手共创,培养引领行业的优秀社会工作人才,为推动社会创新贡献力量。

在庄重而热烈的仪式环节,苟兴才副校长、徐宇珊监事长及范军导师共同为吴兆华、吴丽萍、吴慧玲老师颁发特聘专家感谢状,感谢他们在本次项目中的所付出的专业指导和无私奉献。

2. 聚焦核心议题,深化理论实践认知
西财天府社区治理学院客座教授吴兆华带来了主题为《高级社会工作人才的多重角色与应对之道》精彩讲座。吴教授结合自身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深厚的理论知识,深入剖析了高级社会工作人才在多元化社会场景下的角色定位和应对策略,分享了在不同复杂情境下社工的心理健康与压力调试,引导学员们从更宏观、更系统的层面思考自身职业定位与发展路径,提升了学员们对专业身份认同与职业发展内涵的理解。

成都市社会工作协会秘书长吴丽萍以《社会工作参与社区治理的策略与效能》为主题,为学员们呈现了一幅扎根成都本土实践的生动画卷。结合成都市作为国家中心城市、公园城市示范区在社区发展治理方面的探索与成效,系统梳理了社会工作专业力量嵌入基层治理体系的有效路径、方法策略及评估机制,分享社会工作如何在党建引领下,有效激发社区活力、化解基层矛盾、培育社区资本、提升公共服务效能,使学员们对社会工作在宏观治理格局中的价值与作用有了更直观、更深刻的认识。

成都市爱有戏社区文化发展中心党支部书记刘飞以《社区营造与可持续发展》为主题,阐述了“发展性社会工作”理念下的“公共空间第一性”原则,介绍了物理空间作为社区交往、文化传承、社会连接基础载体的重要性,介绍了“爱有戏”在空间运营评估、参与式规划、共建共赢机制等方面的实践经验,展现了社会工作如何通过细微处的持续努力,促进社区的包容性、韧性与可持续发展。

3. 洞察成都实践,拓展社会创新视野
本次研习计划走进成都市代表性的社区治理创新点位进行参访交流。在武侯区重点考察了玉林东路社区基金会的规范化运作模式以及社区慈善信托等创新工具在汇聚社会资源、支持社区公益项目方面的实践探索。在郫都区走访了郫都区社区社会企业服务中心、社会工作支持中心以及奎星楼社区、书院社区,实地了解郫都区在社区治理、社会企业培育、志愿服务等方面的实践成果。在成华区调研了天府社创中心,其独特的空间规划设计、多元主体协同运营机制、以及面向未来的发展规划,为学员们提供了关于如何打造开放、共享、富有活力的社区公共服务综合体的宝贵启示与经验借鉴。

4. 激发集体智慧,共创未来行动方案
为将前期讲座学习与实地参访的收获转化为具体的行动思路与解决方案,深圳经济特区社会工作院院长余令担任主持人,将学员们分为若干小组,在跟组导师的专业引导下,围绕社会工作与社区治理关键议题展开深度研讨与共创。学员们结合各自的地域背景、专业领域与实践经验,畅所欲言,观点交锋,思维碰撞。点评嘉宾陈燕、范军、邢宇宙、聂祝兵、吴慧玲通过专业点评帮助小组成员厘清问题本质、聚焦关键突破口。各小组整合集体智慧、形成小组共识,并制定出具有可行性、创新性的行动计划和方案雏形,一批凝聚集体智慧的共创成果,为后续的实践转化奠定了基础。


本次高级社会工作与社会创新研习计划是一次跨区域、跨领域、多主体协同的生动实践,西财天府社区社区治理学院充分发挥区域经验共享的“枢纽”、多方资源互通的“桥梁”以及专业人才赋能的“催化剂”作用,赋能高级社会工作人才,有效厘清了公益与社会服务领域面临的关键挑战与未来方向,共同勾勒出以“专业赋能治理、创新驱动发展”为核心的行业未来图景,助力社会工作与社区治理事业的高质量发展。